現代景觀設計常識: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要素及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植物景觀配置的基本要素
國內現代景觀設植物中景觀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顏色、大小、形態、線條、質地和比例尺度等。根據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區分為個體或歸并為類組。這些要素從來就不會彼此獨立,而是交互作用成為一個整體。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與創作手法、創作原則密不可分。從植物要素特征出發,利用一定的組織編排手法(重復、對比、對稱、變化等),將其組合成與自然或人造硬質環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滿足一定功能的整體植物景觀畫面,這幅畫面是隨時間與空間動態變換的。
1. 植物顏色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顏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標識之一。顏色可以改變真實物體的三維視覺大小,引導人們的視線,增加園林景觀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來源于植物的花、葉、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葉又有季節變化,持續時間短;干皮和枝條也有年齡變化,持續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植物的花、果、葉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須要考慮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間季相變化一定要抓住。
1.2 植物大小
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維所占據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現實的空間特征,它直接關系著園林景觀空間的占據與劃分,也關系到園林景觀建造的時效與經濟性問題。植物大小是一個具有變化特性的要素。
1.3 植物形狀與形態 植物形狀具有更多美化效果。植物可以帶給園林景觀豐富自然的形態,植物間也存在形態協調問題,有些植物跟別的植物很難搭配,適宜單獨配置,比如說垂柳,這與垂柳比較特殊的形態有關;有的植物很容易跟別的植物搭配,如大多數松樹,草類等。植物在形態要素上不僅要協調,還要有變化,但變化最好是采用漸變方式,劇烈的變化,除非有足夠的空間間隔,否則會導致不協調。
1.4 線條
關于幾何線條的形狀,與其作為一種植物要素特征來解釋,還不如說是一種植物景觀配置的組織手法。
直線表現強烈的方向性、運動性,因此人們常用豎直或水平線狀的植物群植來引導人們的視線到一個有趣點。曲線使景觀帶有更多自然、溫和,飄逸的效果。不規則直線會使作品顯得精力十足。需要說明的是,直線更多地用于建筑之中,如路基、步道,通道等。
1.5 質地
質地為植物外在所具有的粗糙或精細表象和整體氣質的綜合,它是植物大小、表面視覺、葉、枝形態等要素的綜合表現。
一般來說,粗糙的質地易于察覺,能夠遠距離施加視覺影響,而細致的質地不宜遠距離察覺,因為它容易混入背景之中。
落葉植物質地隨季節而變,而常綠植物全年質地基本相似。質地過度一般會導致單調,可以通過變化獲得,但須避免過多的變化,變化最好采用漸變方式。
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1.主次分明、疏朗有序
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樹種進行栽植,其他樹種進行陪襯;疏即很自然的進行栽植,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盡量避免人工之態的顯現。園林綠化不同于普遍綠化,概括的說應是綠化加美化,各種植物的不同配置組合,能形成千變萬化的景境,給人以豐富多彩的藝術感受。
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變化
在植物造景過程中,突出一季景觀的同時,兼顧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樹種開花時,不要有其他樹種開花,而在其他季節要有其他樹種的開花托景。這樣豐富了植物景觀,使人們在不同季節欣賞到不同的景色。
3.圍合空間的合理應用
植物圍合空間可分為開放性空間(視線通透)、半開放性空間(有開闊視野,有封閉視線)、冠下空間(樹冠郁閉后的樹下空間)、封閉性空間(四周全被遮擋),豎向空間(視線向上)等幾種形式。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組團綠地選用不同的空間圍合。如街道,人行道兩邊及城市廣場四周,可用封閉性空間,與外界的嘈雜聲,灰塵等環境隔離,鬧中取靜,形成一個寧靜和諧的活動游憩場所。
4.林緣線和林冠線處理要有變化、有韻律
林緣線是樹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線;林冠線是樹冠與天空交接的線。進行植物造景時應充分考慮到樹木的立體感和樹形輪廓,通過里外錯落的種植,及對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應用,使林緣線,林冠線有高低起伏的變化韻律,形成景觀的韻律美,幾種高矮不同的喬灌草,成塊或斷斷續續的穿插組合,前后栽種,互為背景,互相襯托,半隱半現,既加大了景深,又豐富了景觀在體量線條、色彩上的搭配形式。
5.應用透視、變形、幾何、視錯覺原理進行植物造景
人們對于景觀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過視覺來獲得的,設計者引導游人視線成功與否決定了景觀的優劣。視線通透遠近等視線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對植物材料的選擇,喬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樹種起到了不同的視覺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在植物造景時,必須認真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表現形式如透視變形、幾何、視錯覺等,創造出適時、適地、有韻律地植物景觀,滿足觀賞者的視覺審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