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 :1526次 更新時間:2020-05-28
相信不少人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重要的事情被各種突發(fā)事件占據(jù),仿佛一條高速公路塞滿了車,堵車太久,不僅耽誤行程,司機的情緒也會變的暴躁易怒或者壓抑焦慮。
唯有你自己主動改變,否則你的處境就不會改變。其實我們只需要3招就可以擺脫“忙、盲、茫”的困境:
1、記錄:運用APP效率工具,解放你的大腦
2、分類:跳出To do list陷阱,先分類再做事
3、排程:高能時間做要事,預留空白做機動
一、記錄:運用APP效率工具,解放你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是不擅長記憶的,把待辦事項記在腦子里,結(jié)果往往就是,我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回憶待辦事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時間管理類APP有很多,例如滴答清單、奇妙清單、Calenders5、1CalendarS和手機自帶的日歷等等。這類app最核心的功能是:收集箱、固定日程、事件清單、團隊共享。想不忘記事情,先要記錄事情。
各種計劃或計劃外的待辦事項,先創(chuàng)建任務,放入“收集箱”中。每一項待辦事項,都可以設置日期、提醒時間,或者重復次數(shù)、周期等。解放了我們的大腦,我們也就有精力專注在更有價值的事上。
二、分類:跳出To do list陷阱,區(qū)分日程與清單
只做到“記錄”還不夠,沒有輕重緩急,你的To do list會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把收集箱看衣物筐,要想井井有條,就要做好分類。待辦事項最基本的分類步驟是:
Step1:4D分類法,選擇重要的事
首先要明確一點:不是所有待辦都需要你親力其為。
第一個“D”是Do(做);
第二個“D”是Delay(推遲);
第三個“D”是Delegate(委托);
第四個“D”是Delete(刪除)。
推遲那些不緊急的,委托那些可以由別人完成的,刪除那些可以不做的事項,最后的就是必須由你親自完成的事。
Step2:需要自己完成的事,分為日程與清單
1、日程:是具有明確時間節(jié)點的,必須自己親自做的重要事項。比如參加某一時段的面試或者會議,乘坐某一時點的航班。日程在app上顯示為占用一個時間段的小格子。
2、清單:是僅僅有截止日或者甚至沒有截止日的事項。比如在星期幾前需要完成報告,或者文件的歸檔整理。雖然越早完成越好,但具體什么時候做是可以自己決定的。
3、共享:需要他人參與、協(xié)助或者代辦的。可以在app中標注@某人,并共享給Ta。這樣既能提醒對方,自己也不會忘記。
三、排程:高能時間做要事,預留空白做機動
1、高能時間做要事
人生不在于干多少事,而在于把重要的事專注做、用心做、做到極致。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高精力的時間投入到價值高的事情上。20%的任務產(chǎn)生80%的結(jié)果,找到自己一天精力狀態(tài)好的兩個時間段, 把精力集中完成那20%的任務上。
2、預留空白做機動
盡管我們把計劃好的事項作出了分類,但仍然避免不了臨時突發(fā)計劃外事件。高速公路除了常規(guī)車道以外,要預留應急車道。我們不要把日程排的太滿,而是適當留白,預留給那些緊急突發(fā)并且必須馬上去做的事情。
職場大忙人的時間管理的秘訣,你學會了嗎?
讓我們擺脫盲目焦慮,一起來做時間的主人!
聯(lián)系人:陶先生
手 機:13991828992
郵 箱:xalsh626@126.com
公 司:西安力圣停車設備有限公司
地 址:陜西省西安市科技二路72號蘭基中心1408室